“科学之声:乳腺癌防治与药物科技创新”活动在京举办 创新药物助力三阴性乳腺癌治疗

从新发病例数字来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21年发布的数据,乳腺癌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癌”。国务院日前印发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中,将乳腺癌防治意识明显提高、综合防治能力不断增强作为妇女健康领域的主要目标之一。

世界乳腺癌防治月期间和“粉红丝带关爱日”即将到来之际,由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主办的“科学之声:乳腺癌防治与药物科技创新”活动于10月12日在京举办。活动邀请乳腺癌临床专家、中国抗癌协会康复会代表、云顶新耀代表与媒体面对面,提升媒体对乳腺癌特别是三阴性乳腺癌的科学认知,介绍该病最前沿治疗药物在我国的研发和引进进展,推动公众医学素养提升,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中国抗癌协会康复会会长史安利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乳腺中心主任王殊教授、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医学部主任医师王涛教授、云顶新耀肿瘤/免疫领域首席医学官时阳等相关领域专家出席活动。

本次活动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主任药师、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医学科普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赵宁主持,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童庆安出席并讲话。

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童庆安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主任药师赵宁

在发言中,中国抗癌协会康复会会长史安利教授介绍说,肿瘤诊疗水平和治疗方案的不断突破与创新,使得肿瘤已接近成为一种慢性病,其正确的疾病管理在肿瘤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对于癌症患者,在医院里的治疗时间是短期的,出院后的康复过程是长期的。为此,她呼吁,自己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透支生命。中国抗癌协会康复会就是为广大患者服务的,让患者在这里能够得到真正的帮助,能够很好地康复,尽早地回归社会和正常生活。

中国抗癌协会康复会会长史安利教授

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2021年2月发布的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中,2020年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高达226万例,超过了肺癌的220万例,成为“全球第一大癌”。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乳腺中心主任王殊教授在主题分享中介绍,乳腺癌作为危害女性身心健康的第一大恶性肿瘤,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乳腺癌的疾病分型多种多样,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病理报告显示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均为阴性时,临床即判定为三阴性乳腺癌。此型具有侵袭性强、预后差、易发生远处转移等特点,死亡率高、易复发,颇为凶险,是乳腺癌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乳腺中心主任王殊教授

据介绍,近10年来三阴性乳腺癌分子亚型的比例逐步上升,目前约占全球所有乳腺癌类型的20%。在亚洲,乳腺癌的确诊年龄中位数与西方国家相比有年轻化趋势。由于三阴性乳腺癌肿瘤缺乏足够的雌激素、孕激素及HER2受体表达,内分泌疗法或HER2靶向治疗基本无效,因此也被称为“乳腺癌中的绝症”。在过去20多年中,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一直没有改善,亟待开发新的有效治疗方案。

对三阴性乳腺癌的有效治疗刻不容缓,在传统治疗方法效果有限的情况下,创新药物的作用越发重要。近些年,一种被称为“生物导弹”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antibody-drug conjugate)横空出世,给癌症患者带来新希望。

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医学部主任医师王涛教授在主题分享中介绍, ADC是一类通过特定的连接子将靶标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与高杀伤性的细胞毒性药物偶联起来的靶向生物药剂,以单抗为载体将小分子细胞毒性药物以靶向方式高效地运输至目标肿瘤细胞中。

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医学部主任医师王涛教授

换言之,ADC药物就像是一种定位精确的“生物导弹”,药物的靶向性来自其中抗体部分,毒性大部分来自其小分子细胞毒性药物部分。抗体部分与毒性药物部分通过连接物互相连接。抗体部分与肿瘤细胞表面的靶向抗原结合后,肿瘤细胞会将ADC内吞。之后ADC药物会在溶酶体的作用下分解并释放出活性的细胞毒性药物,破坏其DNA或阻止肿瘤细胞分裂,起到杀死肿瘤细胞的作用。

由于ADC药物在保留小分子细胞毒性药物肿瘤杀伤特性的同时,有效地降低了其脱靶带来的毒副作用,近年来一直是肿瘤精准治疗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ADC药物也由原来的第一代发展至第三代。

在ADC药物中,戈沙妥珠单抗(sacituzumab govitecan-hziy)日益引起国内外专家的广泛关注,其针对的靶点为在多种上皮癌中均有表达的蛋白Trop-2。

2020年4月23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宣布加速批准戈沙妥珠单抗上市,用于治疗接受过至少两种系统治疗(其中至少一种为针对转移性疾病的治疗)的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者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戈沙妥珠单抗是全球首个且目前唯一一个获批的针对Trop-2靶点的ADC药物。

2020年10月,戈沙妥珠单抗被纳入到2020版《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诊疗指南》。今年5月,戈沙妥珠单抗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上市许可申请受理并被纳入优先审评品种,用于治疗接受过至少两种系统治疗(其中至少一种为针对转移性疾病的治疗)的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今年9月,被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更新为晚期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二线及以上治疗的首选方案之一。

云顶新耀肿瘤/免疫领域首席医学官时阳在主题分享中介绍,公司想医生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解临床之所难,努力加速推进乳腺癌ADC药物戈沙妥珠单抗的研发进程。在中国,戈沙妥珠单抗有望成为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新的重要治疗选择,也将为三阴性乳腺癌的精准治疗带来福音。

云顶新耀肿瘤/免疫领域首席医学官时阳

据介绍,目前海南自由贸易港博鳌乐城“全球特药险”已将戈沙妥珠单抗作为海外特药纳入了8月上线的2021版药品清单。该药也被纳入了2021年7月26日发布的”北京普惠健康保”。

“科学之声:乳腺癌防治与药物科技创新”活动由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主办,北京科技报社承办,云顶新耀支持。来自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新闻社、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中国科学报、健康报、中国医药报、21世纪经济报道、生命时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科普时报、中国网、中国经济网、北京日报、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青年报、北京科技报、澎湃新闻、药事网、医师报、医学界、健康界等媒体的记者及部分公众参与了活动。

科学之声:乳腺癌防治与药物科技创新座谈会现场

延伸阅读

从一个抗癌先锋,到一群抗癌斗士

每个肿瘤患者,当看到诊断书上确诊肿瘤时,脑海中或许都像是一道惊雷闪过。对于1975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医疗系,现任中国抗癌协会康复会会长的史安利教授而言,这道“惊雷”分别在39岁、56岁和68岁时闪过三次。

史安利教授在主题分享中介绍,我自己就是乳腺癌患者,39岁时首次发现。那时的医疗技术有限,治疗时出现了明显的副作用,如放疗时食道被烧伤等。经历了痛苦的治疗过程并获得恢复好转后,56岁时,肿瘤的第二次打击又不期而至,所幸此时感受到了来自其他肿瘤患者的鼓励,有了更多战胜疾病的力量,也是藉由此,我成为中国抗癌协会康复会的一员。

2015年,在她68岁时,又在另一侧发现了原发的乳腺癌。彼时的抗癌“老战士”已经成为了一群抗癌斗士的先锋,心境的不同以及医疗技术的进步,让治疗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治疗过程顺利,且周期也相对较短。而当前随着医保谈判药物双通道政策的推进、创新药物在中国的加速获批,解决创新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相信可以更好地实现癌症患者对创新治疗方案的可及,满足大量癌症患者的临床亟需。